kuāng
匡
shí
时
jì
济
sú
俗
匡救时世。
亦作:匡时济世
⒈ 匡救时世。
引唐元稹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》:“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, 汉徵极諫而文学稍进。匡时济俗,罔不率繇。”
亦作“匡时济世”。 清蒋士铨《冬青树·却聘》:“今枋得不祥如此,不过是素守虀盐惯,莫认做匡时济世才。”
匡救社会时世,使之恢复秩序。唐.元稹〈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〉:「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,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,匡时济俗,罔不率繇。」也作「匡时济世」、「匡俗济时」。
【解释】匡:纠正;济:救助。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
【出处】唐 元稹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》:“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,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,匡时济俗,罔不率繇。”
【近义词】匡时济世
【语法】匡时济俗作谓语、定语;指挽救动荡的局势。
匡
⒈ 纠正;匡正。匡谬。
⒉ 救:匡救。匡复。匡时济世。
⒊ 辅助,帮助:匡助。匡扶。匡我不逮(帮助我所做不到的)。
⒋ 粗略计算,估计,预料:匡算。匡计。
⒌ 古同“筐”。
⒍ 姓。
correct、rectify
形声:从匚、王声
correct, restore, revise
时(時)
⒈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:时间。时不我与。
⒉ 较长的时间:时代。古时。
⒊ 泛指一段时间:时光。时令。时分。
⒋ 现在的,当前的:当时。时下。时务。时宜。
⒌ 常常:时常。学而时习之。
⒍ 一年中的一季:时序。四时如春。
⒎ 旧时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“时辰”,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“子时”,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“午时”。
⒏ 现在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:时钟。时差(
)。⒐ 某一时刻:按时上班。
⒑ 不定时,有时候:时而。时阴时晴。
⒒ 机会:时机。待时而动。
⒓ 姓。
days、hour、occasionally、opportunity、seanson、time
time, season; era, age, period
济(濟)
⒈ 渡,过河:同舟共济。
⒉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:济世。救济。赈济。周济。接济。
⒊ 补益:无济于事。
济(濟)
⒈ 〔济水〕古水名,源于今中国河南省,流经山东省入渤海。
⒉ (濟)
aid、cross a river、help
形声:从氵、齐声
help, aid, relieve; ferry, cross
俗
⒈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:俗尚。风俗。习俗。约定俗成(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)。
⒉ 大众化的,最通行的,习见的:俗名。俗语。俗曲。雅俗共赏。
⒊ 趣味不高的,令人讨厌的:俗气。俗物。鄙俗。粗俗。庸俗。
⒋ 凡世间,相对于仙佛僧道:俗人。世俗。僧俗。凡夫俗子。
common、convention、custom、secular、vulgar
雅、僧
形声:从亻、谷声
social customs; vulgar, unrefin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