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à
踏
jiǎo
脚
⒈ 举足,迈步。
引宋洪迈《夷坚补志·赵富翁》:“僧曰:‘官人急回足极是,若踏脚入了,则四猫不损矣!’”
⒉ 踏步。两脚原地交替抬起落下。
引端木蕻良《曹雪芹》第十六章:“走了不大工夫,领班轿夫又叫慢行、踏脚。”
⒊ 踏板。安置于床前、车沿前便于上下的设备。
引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六九回:“﹝素姐﹞坐着抖成一块半截没踏脚的柳木椅子的山轿,抬不到红门,头晕的眼花撩乱,恶心呕吐。”
《雪岩外传》第七回:“﹝谢芙明﹞便唤长生把自己的烟箱拿来打开, 长生便坐在踏脚上替他打烟。”
鲁迅《准风月谈·推》:“报上好像登过一条新闻,说有一个卖报的孩子,踏上电车的踏脚去取报钱,误踹住了一个下来的客人的衣角,那人大怒,用力一推,孩子跌入车下。”
⒋ 自行车、三轮车等人力转动装置中脚踩的部位。
⒌ 比喻借以达到某种目的之手段。
引鲁迅《热风·随感录六十三》:“你们若不是毫不客气的拿我做一个踏脚,超越了我,向着高的远的地方进去,那便是错的。”
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新的世故》:“有人要我做一回踏脚而升到什么地方去,也可以的,只希望不要踏不完,又不许别人踏。”
旧时北方有炕,炕前置有一张矮脚椅子,方便人上下,称为「踏脚」。
踏
⒈ 用脚踩:踏步。踏板。踏青(春天到郊外散步。亦称“踏春”)。踏雪。踏月。践踏。糟踏。脚踏实地。
⒉ 亲自到现场去:踏看。踏勘。踏查。踏访。
hoof、step、tread
踩
形声:从足、沓声
step on, trample, tread on, walk
脚
⒈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:脚心。脚掌。脚背。脚跟。脚步。脚印。脚法(指踢球、踢毽等的技巧)。脚镣。脚踏实地(形容做事实事求是,不浮夸)。
⒉ 最下部:脚注。山脚。墙脚。
⒊ 剩下的废料,渣滓:下脚料。
⒋ 〔脚本〕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。
⒌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:脚夫。脚行(
)。脚钱。拉脚。feet、footsie、pettitoes、trilby
足、手、头
会意
leg, foot; base, leg, found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