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释】脾:通“髀”,大腿。指痛惜光阴虚度,思欲有所作为
【出处】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备住荆州数年,尝于表坐起至厕,见髀里肉生,慨然流涕。”
【示例】郭沫若《革命春秋·到浦东去来》:“十日不见,多少有点脾肉之叹的向华似乎更加焕发了。”
【近义词】髀里肉生
【语法】脾肉之叹作主语、宾语;指自我感叹。
脾
⒈ 人和动物内脏之一,在胃的左下侧,是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:脾脏。
⒉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:脾胃。
spleen
形声:从月、卑声
spleen, pancreas; disposition
肉
⒈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、柔软的组织:肉体。肉类。肉食。肌肉。肉票(被盗匪掳去的人,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)。肉身(佛教指肉体)。
⒉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:桂圆肉。冬瓜肉厚。
⒊ 果实不脆,不酥:肉瓤西瓜。
⒋ 行动迟缓,性子慢:做事真肉。
⒌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。
⒍ 极亲密疼爱之称,多用呼子女。
flesh、meat
象形
flesh; meat; KangXi radical 130
之
⒈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⒉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⒋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⒌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⒍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⒎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go、leave、of、somebody、something、this
原为会意:上像向前的脚,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
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; it, him her, them; go to
叹(嘆)
⒈ 因忧闷悲痛而呼出长气:叹气。叹息。悲叹。叹惋。长吁短叹。
⒉ 因高兴、兴奋、激动而发出长声:叹赏。叹服。赞叹。叹观止矣(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)。
⒊ 吟咏:咏叹。一唱三叹。
acclaim、praise、sigh
原为形声
sigh, admi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