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óng
龙
téng
腾
龙飞腾。
如龙飞腾。
喻笔势遒劲。
喻帝王兴起。
⒈ 龙飞腾。
引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前朱鸟而后玄武,左青龙而右白虎” 孔颖达疏引南朝梁何胤曰:“如鸟之翔,如蛇之毒,龙腾虎奋,无能敌此四物。”
⒉ 如龙飞腾。
引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鸞举麟振,凤飞龙腾,发如秋风,疾如骇龙。”
⒊ 喻帝王兴起。
引汉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会汉祖龙腾丰沛,奋迅宛叶。”
晋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拥之者龙腾,据之者虎视。”
⒋ 喻笔势遒劲。
引唐王维《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》:“龙腾金榜,凤转银钩。”
宋苏轼《孙莘老求墨妙亭》诗:“《兰亭》茧纸入昭陵,世间遗跡犹龙腾。”
龙(龍)
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
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⒋ 姓。
dragon、imperial
原为形声
dragon; symbolic of emperor
腾(騰)
⒈ 奔跑,跳跃:腾骧。奔腾。欢腾。腾跃。腾越。
⒉ 上升:腾空。腾云驾雾。升腾。飞腾。飞黄腾达。
⒊ 空出来,挪移:腾退。腾个地方。
⒋ 词尾,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反复连续(读轻声):翻腾。折腾。
clear out、gallop、jump、rise、soar
形声:左形右声
fly; gallop; run; prance; ri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