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íng
平
tiào
粜
⒈ 官府在荒年缺粮时,将仓库所存粮食平价出售。
引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平糶齐物,关市不乏,治国之道也。”
清刘大櫆《通溪巴君墓志铭》:“乾隆十六年,岁旱饥,君倡平糶之法於有司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人民反清斗争资料》:“事后, 淮扬道出示严禁造謡,并悬赏购缉散放伪票之匪徒,一面办理平糶,以安民心。”
遇荒年时,米粮价格高涨,官府为平衡物价,而将官仓里的米粮以平价卖出,称为「平粜」。
平
⒈ 不倾斜,无凹凸,像静止的水面一样:平地。平面。平原。
⒉ 均等:平分。平行(
)。抱打不平。公平合理。⒊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平列。平局。平辈。
⒋ 安定、安静:平安。平服。
⒌ 治理,镇压:平定。
⒍ 抑止(怒气):他把气平了下去。
⒎ 和好:“宋人及楚人平”。
⒏ 一般的,普通的:平民。平庸。平价。平凡。
⒐ 往常,一向:平生(a.从来;b.终身)。平素。
⒑ 汉语四声之一:平声。平仄。
⒒ 姓。
⒓ 〔平假(
)名〕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。⒔ 古同“评”,评议。
calm、draw、equal、even、flat、peaceful、plane、smooth、suppress、tie
仄
会意
flat, level, even; peacefu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