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众人的言论。
引《晋书·王敦传》:“天下荒弊,人心易动;物听一移,将致疑惑。”
宋孔平仲《续世说·方正》:“貽范忧未数月,遽令起復,实骇物听,伤国体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娥》:“女以形蹟诡异,虑骇物听,求即播迁。”
周素园《贵州民党痛史》第四篇第二章:“卓元遗产巨富,子幼,寡妾独支门户,其族多无赖,构为蜚语,耸骇物听。”
物
⒈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:事物。生物。物体。货物。礼物。文物。物价。物质。地大物博。物极必反。
⒉ 内容,实质:言之有物。
⒊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:物议(群众的批评)。待人接物。物望所归(众望所归)。
content、matter、substance、thing
形声:从牛、勿声
thing, substance, creature
听(聽)
⒈ 用耳朵接受声音:听力。听写。听觉。聆听。洗耳恭听。
⒉ 顺从,接受别人的意见:言听计从。
⒊ 任凭,随:听任(
)。听凭。听之任之。⒋ 治理;判断:听讼(审理案件)。听政。
⒌ 量词,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、饮料等:一听可口可乐。
audition、hear、let、listen to、obey
形声:从口、斤声
hear; understand; obey, com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