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只贪图目前的安逸,不顾将来。
引宋苏轼《策略三》:“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,怠惰而不肃,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。”
叶恩《上振贝子书》:“苟且偷安,因循度日,前辙取亡,可为太息。”
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八章:“她朦胧地意识到自己不是对于个人问题看得太轻,而是过重;是在一种‘不必关心’的掩饰下苟且偷安。”
得过且过,只图眼前安逸,不做长远计划。
如:「大部分的国人都不愿苟且偷安,这场战争我们一定能获胜。」
【解释】不求上进;不顾将来;只贪图眼前的安宁。苟且:得过且过;偷安:贪图安逸。
【出处】宋 苏轼《策略三》:“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,怠惰而不肃,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。”
【示例】南宋覆灭,显然是统治者苟且偷安、自取灭亡的结果。
【近义词】苟且偷生、得过且过、因循苟且、自甘堕落、自惭形秽、妄自菲薄、自暴自弃、草间求活
【反义词】发愤图强、高瞻远瞩、不能瓦全、闻鸡起舞
【语法】苟且偷安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苟
⒈ 姑且,暂且:苟安。苟延残喘。苟且。
⒉ 马虎,随便:苟得。苟合。不敢苟同。
⒊ 如果,假使:苟非其人。“苟富贵,无相忘”。
⒋ 姓。
careless、if、indifferent、negligent
形声:从艹、句声
且
⒈ 尚,还,表示进一层:既高且大。尚且。况且。
⒉ 表示暂时:苟且偷安。姑且。
⒊ 表示将要、将近:城且拔矣。年且九十。
⒋ 一面这样,一面那样:且走且说。
⒌ 表示经久:这双鞋且穿呢!
⒍ 文言发语词,用在句首,与“夫”相似:且说。
⒎ 姓。
且
⒈ 文言助词,用在句末,与“啊”相似。
⒉ 多的样子。
⒊ 农历六月的别称。
⒋ 敬慎的样子:“有萋有且”。
⒌ 古同“趄”,趑趄。
even、just
象形:像神主牌位之形
moreover, also (post-subject); about to, will soon (pre-verb)
偷
⒈ 窃取,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:偷窃。偷吃。小偷儿(
)。⒉ 行动瞒着人:偷偷。偷看。偷听。偷渡。偷袭。偷税。偷天换日(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)。
⒊ 抽出时间:偷空儿。偷暇。偷闲。
⒋ 苟且:偷安。偷生。偷幸。偷合苟容(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。亦称“偷合取容”)。
glom、hookey、mooch、pilfer、swipe、thieve
盗、窃
形声:从亻、俞声
to steal, burglar, thief
安
⒈ 平静,稳定:安定。安心。安宁。安稳。安闲。安身立命。安邦定国。
⒉ 使平静,使安定(多指心情):安民。安慰。安抚。
⒊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:心安。安之若素(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,毫不在意)。
⒋ 没有危险,不受威协:平安。转危为安。
⒌ 装设:安置。安家立业。
⒍ 存着,怀着(某种念头,多指不好的):他安的什么心?
⒎ 疑问词,哪里:安能如此?
⒏ 姓。
quiet、clam、safe、set、peaceful、tranquil、be satisfied、secure
危
会意:从宀、从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