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ī
尸
tuó
陀
lín
林
⒈ 同“尸陀林”。
引唐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十:“招羣徒众,入尸陀林,以饼裹腐尸肉而食。”
亦作“尸陁林”。梵语的译音。弃尸之处;僧人墓地。 《陈书·孝行传·谢贞》:“气絶之后,若直弃之草野,依僧家尸陁林法,是吾所愿。”
唐玄应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十八:“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,此云寒林。其林幽邃而且寒,因以名也,在王舍城侧……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,取彼名。”
宋苏轼《赠章默》诗:“弃身尸陀林,乌鳶任狼藉。”
一本作一本作“尸陀林”。 清赵翼《赠李莪洲》诗:“肉将尸陁林下填,魂已鬼门关畔立。”
弃尸的地方。尸陀为梵语śīta的音译。宋.苏轼〈赠章默〉诗:「弃身尸陀林,乌鸢任狼藉。」也译作「尸多婆那」、「尸陀林」、「寒林」。
尸
⒈ 死人的身体:尸体。尸骸。僵尸。借尸还魂。
⒉ 〔尸位〕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,如“尸尸素餐,“尸尸误国”。
⒊ 古代祭祀时,代表死者受祭的人。
cadaver、carcase、carcass、corpse、dead body
象形
corpse; to impersonate the dead; to preside; KangXi radical 44
陀
⒈ 〔陀螺〕一种儿童玩具,呈圆椎形,用绳绕上,然后一拉,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,用鞭抽打旋转不停。
⒉ 山冈。
形声:从阝、它声
steep bank, rough terrain
林
⒈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:树林。森林。林海。林薮(a.山林小泽;b.喻丛集的处所)。
⒉ 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:书林。艺林。碑林。儒林。
⒊ 姓。
circles、forest、woods、Lin
会意:从二木
forest, grove; surna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