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ā
哇
lǐ
俚
⒈ 鄙俗。
引《辽史·乐志》:“杂戏…… 杜佑以为多幻术,皆出西域,哇俚不经,故不具述。”宋黄伯思《东观馀论·跋石晋熊曒诗后》:“五季道衰文丧,当时操笔牘士,率皆哇俚浅下,杂乱无章。”
哇wā(ㄨㄚ)
⒈ 象声词,形容哭声、呕吐声:哇地吐了一地。
⒉ 指靡靡之音:淫哇。
哇wB
⒈ 助词,大致相当于“啊”(前面紧挨着的音一定是u、ao、ou等结尾的)多好哇!快走哇!
形声:从口、圭声
vomit; cry of an infant
俚lǐ(ㄌ一ˇ)
⒈ 民间的,通俗的:俚俗(粗俗)。俚语。俚歌。俚曲。
vulgar
形声:从亻、里声
rustic, vulgar, unpolished; me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