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外
(1) 本分以外
⒈ 本分以外。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程昱传》:“上不责非职之功,下不务分外之赏,吏无兼统之势,民无二事之役,斯诚为国要道,治乱所由也。”
宋沉作喆《寓简》卷二:“而不闻大道者,乃欲以智计力取分外之事,岂不愚哉!”
《红楼梦》第七七回:“你们小心!往后再有一点分外之事,我一概不饶!”
《人民日报》1975.5.28:“杜医生本职工作做得好,分外的事也抢着干。”
⒉ 格外;特别。
引唐高蟾《晚思》诗:“虞泉冬恨由来短,杨叶春期分外长。”
宋杨万里《秋雨叹十解》诗:“湿侵团扇不能轻,冷逼孤灯分外明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七八回:“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,也懒。”
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词:“须晴日,看红装素裹,分外妖嬈。”
⒊ 另外。
引元关汉卿《窦娥冤》楔子:“准了他那先借的四十两银子,分外但得些少东西,勾小生应举之费,便也过望了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四:“吴宣教足足取勾了二千数目,分外又把些零碎银两送与众家人,做了东道钱。”
⒋ 过分。
引元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第二折:“这廝那狠毒心如蜂蠆,荒淫心忒分外。”
蔡东藩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六〇回:“七姑太太又笑道:‘……论起你的才干来,固然,休说一个区区警务处长,便做一个督军、巡阅,也并非分外。’”
本分之外。指非己所当得。
如:「比赛得奖,分外高兴。」
分
⒈ 区划开:分开。划分。分野(划分的范围)。分界。分明。条分缕析。分解。
⒉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:分发。分忧。分心劳神。
⒊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:分会。分行(
)。⒋ 散,离:分裂。分离。分别。分崩离析。分门别类。
⒌ 辨别:区分。分析。
⒍ 区划而成的部分:二分之一。
⒎ 一半:人生百年,昼夜各分。春分。秋分。
分
⒈ 名位、职责、权利的限度:分所当然。身分。分内。恰如其分。安分守己。
⒉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:成分。天分(天资)。情分(情谊)。
⒊ 料想:“自分已死久矣”。
⒋ 同“份”,属于一定的阶层、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:知识分子。
cent、centavo、centimo、chon、dispart、marking、minute、rappen
合、总
会意:从八、从刀
divide; small unit of time etc.
外
⒈ 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外边。外因。里应(
)外合。外行( )。⒉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外国。外路(同“外地”)。外族。外省。外星人。
⒊ 指“外国”:外域。外宾。外商。
⒋ 称母亲、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:外公。外婆。外甥。
⒌ 称岳父母:外父。外姑(岳母)。
⒍ 称丈夫:外子(亦指非婚生之子)。
⒎ 关系疏远的:外人。
⒏ 对正式的而言,指非正式的:外号(绰号)。外史(指正史以外的野史、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)。外传(
)。⒐ 传统戏剧角色名:外旦。外末。外净。
besides、in addition、not closely related、other、outer、outside、unofficial
中、内、里
会意:从夕、从卜
out, outside, external; foreig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