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àng
妄
yán
言
谬说。
指谎言,假话。
胡说;随便说说。
佛教十恶之一。
指诅咒,漫骂。
⒈ 谬说。
引《管子·山至数》:“不通於轻重,谓之妄言。”
唐刘知几《史通·杂说中》:“皇家撰《晋史》,多取此书。遂採康王之妄言,违孝标之正説。”
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尊称圣人,自谓教主,而犹为是妄言。”
⒉ 指谎言,假话。
引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:“餘善刻‘武帝’璽自立。诈其民,为妄言。”
《北齐书·孝昭帝纪》:“陛下昔见文宣以马鞭挞人,常以为非,而今行之,非妄言耶?”
宋苏轼《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》:“从来白髮有公道,始信丹经非妄言。”
⒊ 胡说;随便说说。
引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曰:‘彼可取而代也。’ 梁掩其口,曰:‘毋妄言,族矣!’”
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王真》:“﹝郝孟节﹞为人质谨不妄言,似士君子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八六回:“那小廝道:‘这个没听见大爷説,小的不敢妄言。’”
鲁迅《准风月谈·偶成》:“那边妄言,这边妄听。”
⒋ 指诅咒,漫骂。
引《史记·五宗世家》:“而又信巫祝,使人祷祠妄言。”
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汉使怒,妄言,椎金马而去。”
裴駰集解引如淳曰:“駡詈。”
⒌ 佛教十恶之一。
引《无量寿经》下:“妄言綺语。”
随便胡说或指荒唐无稽的话。《史记.卷七.项羽本纪》:「梁掩其口,曰:『毋妄言,族矣!』」《西游记.第三七回》:「听汝之言,凭据何理?妄言祸福,扇惑人心!」也作「妄说」、「妄语」。
妄
⒈ 胡乱,荒诞不合理:轻举妄动。胆大妄为。妄自尊大。妄图。狂妄。妄想。
⒉ 非分的,不实的:姑妄听之。妄自菲薄。妄作主张。
absurd、preposterous、presumptuous、rash
形声:从女、亡声
absurd, foolish, reckless; false
言
⒈ 讲,说:言说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欢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
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⒉ 说的话:言论。言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言。言语。言简意赅。
⒊ 汉语的字:五言诗。七言绝句。洋洋万言。
⒋ 语助词,无义:言归于好。“言告师氏,言告言归”。
⒌ 姓。
character、say、speech、talk、word
行
指事:表示言从舌出
words, speech; speak, s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