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失箸失箸的意思_解释_造句

shī

zhù

失箸

拼音 shī zhù 注音 ㄕ ㄓㄨˋ
拼音 shī zhù 注音 ㄕ ㄓㄨˋ
结构 (单一结构) (上下结构)
失箸的意思
词语解释:
《三国志.蜀志.先主传》:"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'今天下英雄﹐惟使君与操耳。本初之徒﹐不足数也。'先主方食﹐失箸。"谓因受惊而失落手中的餐具。后称受惊失措为"失箸"﹑"失匕"。
引证解释:

⒈ 见“失匕箸”。

字义分解
读音:shī

基本字义

shī(ㄕ)

⒈  丢:遗失。坐失良机。收复失地。流离失所。

⒉  违背:失约。失信。

⒊  找不着:迷失方向。

⒋  没有掌握住:失言。失职。失调(tiáo )。

⒌  没有达到:失望。失意。

⒍  错误:失误。失策。过失。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
⒎  改变常态:惊慌失色。

异体字

  • ?

汉英互译

break a promise、deviate from the normal、lose、mishap、miss

相关字词

造字法

原为形声:从手、乙声

English

lose; make mistake, neglect

读音:zhù

基本字义

zhù(ㄓㄨˋ)

⒈  筷子。

⒉  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。

⒊  古同“著”,明显。

异体字

  • ?

造字法

形声:从竹、者声

English

chopsticks

按照词语首拼查询
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确认
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确认
是否确认删除?
确定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