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ī
一
wō
窝
zǐ
子
⒈ 亦作“一窠子”。一家老小;一伙。
引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狱中讼冤》:“焦氏单单算计这几个小儿女,那个思想去营运。一窝子坐食,能够几时。”
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五章:“头年解放镇川那阵,‘积善堂’一窝子早从镇川跑到榆林了。”
张天翼《皮带》:“梁副官那象鹅叫的笑,喊人时候的鼻音, 炳生先生觉得怪讨厌,可恶,卑鄙:他们那一窠子人都这么着。”
⒉ 犹一团。
引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他媳妇儿是庄南头胡屠户的女儿,一双红镶边的眼睛,一窝子黄头髮。”
一团。
一
⒈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壹”代)。
⒉ 纯;专:专一。一心一意。
⒊ 全;满:一生。一地水。
⒋ 相同:一样。颜色不一。
⒌ 另外的:蟋蟀一名促织。
⒍ 表示动作短暂,或是一次,或具试探性:算一算。试一试。
⒎ 乃;竞:一至于此。
⒏ 部分联成整体:统一。整齐划一。
⒐ 或者:一胜一负。
⒑ 初次:一见如故。
⒒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7”。
a、an、each、one、per、same、single、whole、wholehearted
指事
one; a, an; alone
窝(窩)
⒈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,喻坏人聚居的地方:窝巢。鸟窝。贼窝。
⒉ 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:窝棚。窝铺。
⒊ 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:窝子。挪个窝儿。
⒋ 洼陷的地方:酒窝儿。心窝儿。
⒌ 弄弯,使曲折:把铁丝窝过来。
⒍ 藏匿犯法的人或东西:窝主。窝匪。窝藏(
)。窝脏。⒎ 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:窝火。窝心。窝风。
cote、litter、nest、socket
形声:从穴、呙声
nest; cave, den; hiding place
子
⒈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⒉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⒊ 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⒋ 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⒌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
)。棋子儿。⒍ 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⒎ 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⒏ 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⒐ 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⒑ 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⒒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⒓ 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⒔ 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⒕ 姓。
son、child、seed
象形:像小孩子在襁褓中
offspring, child; fruit, seed of; 1st terrestrial branc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