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山名。在今陕西陇县西南。参见“吴岳”。
⒉ 山名。又名胥山。俗称城隍山。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东南。 南宋初, 金主亮南侵,扬言欲立马于此。
引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三:“金海陵(海陵王,即金主完颜亮 )閲柳(柳永 )词‘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’句,遂起吴山立马之思。”
⒊ 吴地的山。 三国吴故地的山。
引《文选·谢朓<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>》诗:“鹊起登吴山,凤翔陵楚甸。”
李善注:“孙氏初基武昌,后都建鄴。”
清陈维崧《卜算子·阻闸瓜步》词:“风急楚天秋,日落吴山暮。”
⒋ 吴地的山。 春秋吴故地的山。
引唐贾岛《送朱可久归越中》诗:“吴山侵越众, 隋柳入唐疏。”
明徐渭《三茅观观潮》诗:“吴山石头坐秋风,带着高冠拂云雾。”
⒌ 吴地的山。常泛指江南的山。
引宋张孝祥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吴山楚泽行徧,只欠到瀟湘。”
⒍ 见“吴坂”。
吴
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:吴钩(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,后泛指锋利的刀剑)。吴越同舟(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)。
⒉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:吴下阿蒙(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)。
⒊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:吴语。吴牛喘月(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)。
⒋ 姓。
会意:从口、从矢
name of warring state; surname
山
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峦。山川。山路。山头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
⒉ 形状像山的:山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
⒊ 形容大声:山响。山呼万岁。
⒋ 姓。
hill、mountain、jebel
象形:像山峰绵延之形
mountain, hill, pea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