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兀鹫兀鹫的意思_解释_造句

jiù

兀鹫

拼音 wù jiù 注音 ㄨˋ ㄐ一ㄡˋ
拼音 wù jiù 注音 ㄨˋ ㄐ一ㄡˋ
结构 (上下结构) (上下结构)
兀鹫的意思
词语解释:

猛禽的一种。头和颈的羽毛稀少或全秃,嘴端有钩,翼长。主要吃死尸。

引证解释:

⒈ 猛禽的一种。头和颈的羽毛稀少或全秃,嘴端有钩,翼长。主要吃死尸。

国语词典:

动物名。一种猛禽。体大头小,嘴端弯曲成钩状。头、颈的羽毛稀少,甚至全秃。翼长,视觉敏锐。生活于高原山麓地区,以死尸为主要食物。

字义分解
读音:wù

基本字义

wù(ㄨˋ)

⒈  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兀鹫。“蜀山兀,阿房出。”

⒉  高高地突起:兀然(a.高高突起的样子;b.突然;c.昏沉无知的样子)。突兀。

⒊  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:兀那。兀的()(a.这,这个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

异体字

  • 兀

汉英互译

stand upright

造字法

会意

English

to cut off the feet

读音:jiù

基本字义

鹫(鷲)jiù(ㄐ一ㄡˋ)

⒈  一种猛禽,毛色深褐,体大雄壮,嘴呈钩状,视力很强,腿部有羽毛,捕食野兔,小羊等。亦称“雕”。

异体字

  • ?
  • ?
  • ?

汉英互译

golden eagle

造字法

形声:从鸟、就声

English

condor, vulture

按照词语首拼查询
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确认
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确认
是否确认删除?
确定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