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狭窄。宽度小。
引《管子·八观》:“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,其野不足以养其民。”
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·滇》:“有池,周回二百餘里,水源深广,而末更浅狭,有似倒流,故谓之滇池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一一〇回:“蜀地浅狭,钱粮鲜薄,不宜远征。”
严既澄《不遇》:“他后头跟着三四个苦力,挑着七八件行李,都随着那老者走入门来,把我们家里的浅狭的院子都给挤满了。”
⒉ 谓见识贫乏或心胸狭窄。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贵乡公髦传》“沛王林薨” 裴松之注引晋孙盛《魏氏春秋》:“吾学不博,所闻浅狭。”
宋苏辙《三论分别邪正札子》:“臣以闻见浅狭,不能尽知当今得失。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六回:“鄙人志量浅狭,不知相国能宽容至此,死不足赎罪矣!”
浅(淺)
⒈ 从表面到底或外面到里面距离小的,与“深”相对:深浅。浅滩。浅海。屋子进深浅。
⒉ 不久,时间短:年代浅。
⒊ 程度不深的:这篇文章很浅。浅薄。浅尝。浅见。浅近。浅陋。
⒋ 颜色淡薄:浅红。浅淡。
浅(淺)
⒈ 〔浅浅〕流水声。
⒉ (淺)
fleet、not intimate、not long in time、shallow、simple、superficial
深
形声
shallow, not deep; superficial
狭(狹)
⒈ 窄,不宽阔,与“广”相对:狭窄。狭长。狭隘。偏狭。狭邪(指小街曲巷娼妓居住的地方。亦作“狭斜”)。
narrow
窄、广
形声:从犭、夹声
narrow, limited; narrow-mind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