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左史左史的意思_解释_造句

zuǒ

shǐ

左史

拼音 zuǒ shǐ 注音 ㄗㄨㄛˇ ㄕˇ
拼音 zuǒ shǐ 注音 ㄗㄨㄛˇ ㄕˇ
结构 (左上包围结构) (单一结构)
左史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官名。周代史官有左史﹑右史之分。左史记行动,右史记言语。见《礼记.玉藻》。一曰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。见《汉书.艺文志》。唐宋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﹑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﹑右史,分别主记事与记言。 2.复姓。楚有左史倚相。见《国语.楚语》。
引证解释:

⒈ 官名。 周代史官有左史、右史之分。左史记行动,右史记言语。见《礼记·玉藻》。一曰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 唐宋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、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、右史,分别主记事与记言。

⒉ 复姓。 楚有左史倚相。见《国语·楚语》。

国语词典:

职官名。周代史官分为左史、右史,左史记事,右史记言。一说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。后世以记载天子言行者为起居,唐高宗时以起居郎、起居舍人为左、右史。

网络解释:

左史

  • 官名。春秋时晋、楚两国设置。《礼记·玉藻》谓左史记动,右史记言。而《汉书·艺文志》又谓左史记言,右史记事。顾栋高《春秋大事表》认为左史记言即内史,右史记事即太史。此说尚难证实。晋悼公十四年(前559年)晋伐秦,深入泾水流域,下军帅栾懕擅自撤军东归,左史因谓魏绛:“不侍中行伯(指中军帅荀偃命令)乎”(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)。可知左史乃随军记事之官。楚灵王时有左史倚相,王孙圉称为楚国之宝《国语·楚语》。
  • 字义分解
    读音:zuǒ

    基本字义

    zuǒ(ㄗㄨㄛˇ)

    ⒈  面向南时,东的一边,与“右”相对:左手。左方。左右。左膀右臂。

    ⒉  地理上指东方:山左。江左。

    ⒊  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:左派。左翼。左倾。

    ⒋  斜,偏,差错:左脾气。左嗓子。

    ⒌  降低官职:左迁。

    ⒍  古同“佐”,佐证。

    ⒎  姓。

    异体字

    • ?
    • ?

    汉英互译

    left

    相关字词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:从又、从工

    English

    left; east; unorthodox, improper

    读音:shǐ

    基本字义

    shǐ(ㄕˇ)

    ⒈ 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,亦指记述、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:历史。通史。断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学史。史诗。史部(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,包括各类历史著作)。史坛。史评。史前(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)。史不绝书。

    ⒉  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:太史。内史。

    ⒊  古代官职:刺史。御史。

    ⒋  姓。

    异体字

    汉英互译

    history

    造字法

    会意

    English

    history, chronicle, annals

    按照词语首拼查询
    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    确认
    请使用Ctrl+D进行收藏。
    确认
    是否确认删除?
    确定 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