雕虫篆刻
(1) “虫”指虫书,“刻”指刻符。虫书、刻符是秦书八体中的二体,是西汉学童必习的小技。雕琢虫书,篆写刻符。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。多用于比喻诗、文的写作。
⒈ 亦省作“彫篆”。
引汉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。童子雕虫篆刻。’俄而曰;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
南朝梁沉约《答陆厥问声韵书》:“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,云壮夫不为。”
宋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:“然而不肖者,苟能雕虫篆刻之学,以此进至乎公卿。”
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卷五:“适承元明词敝甚,欲推尊斯道,一洗雕虫篆刻之讥。”
明高濂《玉簪记·下第》:“不须泪涟。有日眉扬额点,且自雕虫刻篆,我这里儘清閒。”
参阅蒋礼鸿《义府续貂》。彫蟲篆刻:虫书、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, 西汉时蒙童所习。因以“彫虫篆刻”喻词章小技。 汉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,童子彫虫篆刻。’俄而曰: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
《文选·王屮<头陀寺碑文>》:“敢寓言於彫篆,庶髣髴於众妙。”
李周翰注:“彫篆,谓文字也。”
宋秦观《论议下》:“彫篆相夸,组绘相侈,苟以譁世取宠而不适於用。”
雕琢虫书,篆写刻符。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。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.第一本.第一折》:「空雕虫篆刻,缀断简残编。」也作「雕虫篆刻」。
【解释】虫书、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,西汉时蒙童所习。因以“雕虫篆刻”喻词章小技。
【出处】汉·扬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或问:‘吾子少而好赋?’曰:‘然。童子雕虫篆刻。’俄而曰;‘壮夫不为也。’”按,“虫”指虫书,“刻”指刻符,各为一种字体。
【示例】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,云夫不为。南朝·梁·沈约《答陆厥问声韵书》
【近义词】雕虫小技、雕虫小艺
【语法】雕虫篆刻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。
雕
⒈ 鸟类的一属,大型猛禽,羽毛褐色,上嘴勾曲,视力很强,利爪,能捕食山羊、野兔等(亦作“鹫”):雕悍。一箭双雕。
⒉ 刻竹、木、玉、石、金属等:木雕。浮雕。玉雕。雕版。雕龙(指善于撰写文章)。雕镌。雕塑。雕虫小技。
⒊ 有彩绘装饰的:雕弓。雕鞍。雕青(在人体上刺花纹,涂上青色)。
⒋ 同“凋”。
carve、engrave、vulture
形声:从隹、周声
engrave, inlay, carve; exhaust; used for U+9D70 鵰 an eagle, vulture
虫(蟲)
⒈ 节肢动物的一类:昆虫。益虫。雕虫小技(喻微不足道的技能)。
⒉ 动物的通称:大虫(老虎)。长虫(蛇)。介虫(有介壳的虫子)。
insect、worm、bug
会意
insects, worms; KangXi radical 142
篆
⒈ 汉字的一种书体:大篆。小篆。篆体。篆书。
⒉ 书写篆字:篆额。
⒊ 印章多用篆文,故为官印的代称,又为对别人名字的敬称:篆刻。摄篆。次篆。台篆。
seal
形声:从竹、彖声
seal script; seal, official stamp
刻
⒈ 雕,用刀子挖:刻本(雕版印成的书本)。刻石。刻字。刻板。刻舟求剑。
⒉ 古代用漏壶记时,一昼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钟表计时,一刻等于十五分钟:五点一刻。
⒊ 时间:此刻。即刻。顷刻(极短时间)。时刻。刻不容缓。
⒋ 形容程度极深:深刻。刻意。刻骨(感受深切入骨)。刻苦。
⒌ 不厚道:刻毒。刻薄。尖刻。苛刻。
⒍ 同“克”。
character、chisel
形声:从刂、亥声
carve, engrave; quarter hou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