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uǒ
左
zhī
支
yòu
右
chù
绌
左支右绌
(1) 本指射箭时左臂撑弓、屈右臂扣弦之法。后转指应付了左面,右面又感到不够。表示财力或能力不足,穷于应付
⒈ 原指射箭时左臂撑弓,右臂弯曲扣箭。
引语本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。”
《史记·周本纪》引作“支左詘右。”后转为“左支右絀”。指财力或能力不足,穷于应付。 明陈子龙《议财用》:“及先帝时格外措辽餉,岁四五百万……餉不为少矣,而左支右絀,以至今日。”
⒉ 形容言语或文字由于理亏而穷于掩盖。
引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》:“不过因为急促的变化,苦心的躲闪,弄得左支右绌。”
秦牧《辨明大是大非,伸张革命正义》:“这种反动谬论的左支右绌,捉襟见肘的程度,是到处都经不住轻轻一碰的。”
本指射箭时以左臂将弓撑直,曲右臂以扣弦。语本《战国策.西周策二》:「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。」后用以形容顾此失彼,穷于应付的窘况。《荡寇志.第一七回》:「可怜祝永清是武职,爵位又不大,来的差官都贪赃,那里来的钱财,真弄得个左支右绌。」也作「左右支绌」。
【解释】射箭时左手支撑;右手弯曲。指应付了这一面;便应付不了那一面。(绌:屈;不足)。
【出处】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西周策》:“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。”
【示例】鲁迅《南腔北调集 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》:“不过因为急促的变化,苦心的躲闪,弄得左支右绌。”
【近义词】捉襟见肘、挖肉补疮、东扶西倒、顾此失彼、事事棘手、四面受敌
【反义词】左右逢源、尽如人意、绰有余裕
【语法】左支右绌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左
⒈ 面向南时,东的一边,与“右”相对:左手。左方。左右。左膀右臂。
⒉ 地理上指东方:山左。江左。
⒊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:左派。左翼。左倾。
⒋ 斜,偏,差错:左脾气。左嗓子。
⒌ 降低官职:左迁。
⒍ 古同“佐”,佐证。
⒎ 姓。
left
右
会意:从又、从工
left; east; unorthodox, improper
支
⒈ 撑持,伸出,竖起:支撑。支援。体力不支。
⒉ 受得住:乐不可支。
⒊ 领款或付款:支付。
⒋ 调度,指使:支使。支应。支着儿。
⒌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:总支。支流。支离。
⒍ 〔地支〕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
⒎ 量词:一支笔。
branch、pay、prop up、protrude、raise
收
原为会意
disperse, pay; support; branch
右
⒈ 面向南时,西的一边,与“左”相对:右手。右边。
⒉ 地理上指西方:山右。江右。
⒊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:右倾。右派。右翼。
⒋ 古代称等级高的:右族。右职。无出其右(没有高过它的)。
⒌ 崇尚,重视:“窃以右文兴化,乃致治之所先”。
⒍ 古同“侑”,劝酒,劝食。
⒎ 古同“佑”,帮助,偏袒。
right、the right side as the side of precedence
左
会意:从口、从又
right; west; right-wing
绌(絀)
⒈ 不足,不够:支绌(款项不够分配)。左支右绌。相形见绌(相比之下显得不足)。
⒉ 古同“黜”,罢免,革除。
insufficient
形声:从纟、出声
sew, stitch; insuffici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