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ǚ
屡
jiàn
见
bù
不
xiān
鲜
屡见不鲜
(1) 多次见到,并不新鲜
⒈ 多次见到,并不新鲜。
引鲁迅《而已集·略谈香港》:“第二条是‘搜身’的纠葛,在香港屡见不鲜。”
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“初生之犊不怕虎”》:“这类事实,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。”
常常见到,并不新奇。参见「数见不鲜」条。
如:「这种怪异的发型流行久了,也就屡见不鲜,见怪不怪了。」
【解释】屡:多次;鲜:新奇。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。也作“数(shuò;屡次)见不鲜。”
【出处】鲁迅《而已集 略谈香港》:“第二条是‘搜身’的纠葛,在香港屡见不鲜。”
【示例】搜身的纠葛,在香港屡见不鲜。(鲁迅《而已集 略谈香港》)
【近义词】司空见惯、数见不鲜、少见多怪、家常便饭、习以为常、不足为奇、多如牛毛、层出不穷、无独有偶、熟视无睹、见怪不怪、层见迭出
【反义词】少见多怪、物以稀为贵、千载难逢、百年不遇、世所罕见、独步一时、盖世无双、昙花一现、独一无二、见所未见、登峰造极
【语法】屡见不鲜复句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多次见到,并不新奇。
屡(屢)
⒈ 接连着,不止一次:屡次。屡年。屡见不鲜。屡试不爽(多次试验都不错)。屡战屡捷。
repeatedly
形声:从尸、娄声
frequently, often, again and again
见(見)
⒈ 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
⒉ 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
⒊ 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
⒋ 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
⒌ 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
⒍ 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
⒎ 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
见(見)
⒈ 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
⒉ 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appear、catch sight of、meet with、opinion、refer to、see、view
睹
会意
see, observe, behold; percieve
不
⒈ 副词。
⒉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⒊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不
⒈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no、not
没有
象形
no, not; un-; negative prefix
鲜(鮮)
⒈ 新的,不陈的,不干枯的:鲜果。鲜花。鲜嫩。新鲜。
⒉ 滋味美好:鲜美。鲜甜。这汤真鲜。
⒊ 有光彩的:鲜明。鲜亮。鲜艳。
⒋ 味美的食物:尝鲜。时鲜。
⒌ 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:海鲜。鱼鲜。
⒍ 〔鲜卑〕中国古代北方民族。
⒎ 姓。
鲜(鮮)
⒈ 少:鲜为人知。寡廉鲜耻。
bright、delicacy、delicious、fresh、rare
陈
会意:从鱼、从羊
fresh; delicious; attracti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