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聋作哑
(1) 故意装成什么都不知道
⒈ 装做耳聋口哑。形容故意不闻不问。
引明李贽《与友朋书》:“周装聋作哑,得老子之体,是故与之语清浄寧一之化,无为自然之用,如以石投水,不相逆也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张孝基陈留认舅》:“﹝那先生﹞三来又贪着些小利,总然有些知觉,也装聋作哑,只当不知。”
鲁迅《三闲集·在钟楼上》:“于是只好袭用仙传的古法,装聋作哑,置之不问不闻之列。”
亦作“装聋做哑”、“装聋装哑”。 《花月痕》第四七回:“你不想中国三十年兵燹,是那个开端?前前后后蹧蹋几许生灵,你还装聋做哑么?”
巴金《秋》三九:“姑妈的意思很对。如今倒是装聋做哑的人可以过点清静日子。”
茅盾《小巫》一:“菱姐几次三番乘机会说起娘在上海不知道是怎样过日子,老爷只是装聋装哑。”
故意不闻不问,假装不知道。《醒世恒言.卷一七.张孝基陈留认舅》:「那先生一来见他不像个读书之人,二来见他老官儿也不像认真要儿读书的,三来又贪著些小利,总然有些知觉,也装聋作哑,只当不知,不去拘管他。」《醒世姻缘传.第七三回》:「人势众大,只好装聋作哑,你敢向那一个说话?」也作「装聋装哑」。
【解释】假装耳聋口哑。形容故意不理睬;装做不知或不懂;或故意置身事外。也作“装聋做哑”。
【出处】元 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四折:“可怎生装聋作哑?”
【示例】鲁迅《三闲集 在钟楼上》:“于是只好袭用仙传的古法,装聋作哑,置之不问不闻之列。”
【近义词】不闻不问、装模作样、矫柔造作、装疯卖傻
【反义词】振聋发聩
【语法】装聋作哑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装(裝)
⒈ 穿着的衣物:服装。便装。军装。中山装。装裹。
⒉ 特指演员演出时的穿戴打扮:上装。卸装。
⒊ 特指出行时带的东西:治装。整装待发。
⒋ 特指工业生产或军队作战所需的用具和器械:装备。装置。装甲。
⒌ 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原貌:化装。乔装打扮。
⒍ 假作,故意做作:佯装。装相。装模作样。
⒎ 安置,安放:装载。装卸。
⒏ 布置,点缀:装修。装饰。
⒐ 特指对书籍、字画加以修整或修整成的式样:装订。装帧。装裱。线装。精装。装潢(原指用黄檗汁染的纸装裱书画,现泛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)。
act、dress up、install、load、pretend
形声:从衣、壮声
dress, clothes, attire; fill
聋(聾)
⒈ 耳听不见声音:聋子。耳聋。发聋振聩(发出的声音很大,使耳聋人也能听见;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,使他们清醒。亦作“振聋发聩”)。
deaf、deafness
形声:从耳、龙声
deaf
作
⒈ 起,兴起,现在起:振作。枪声大作。
⒉ 从事,做工:工作。作息。作业。
⒊ 举行,进行:作别(分别)。作乱。作案。作战。作报告。
⒋ 干出,做出,表现出,制造出:作恶(
)。作弊。作梗。作祟。作态。作色。作为。作难。作奸犯科(为非作歹,触犯法令)。⒌ 当成,充当:作罢。作保。作伐(做媒人)。作壁上观(人家交战,自己站在营垒上看,喻坐观别人成败)。
⒍ 创造:创作。写作。作曲。作者。
⒎ 文艺方面的成品:作品。不朽之作。
⒏ 同“做”。
⒐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:作坊。
⒑ 从事某种活动:作揖。作弄。作死。
act as、do、make、pretend、regard as、be delivered of、fashion
make; work; compose, write; act, perform
哑(啞)
⒈ 不能说话:聋哑。哑巴。哑子吃黄连(歇后语,喻有苦难言)。
⒉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:沙哑。嘶哑。
⒊ 无声的:哑剧。哑铃(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)。
⒋ 因发生故障,炮弹、子弹打不响:哑炮。
⒌ 笑声(旧读
):哑然失笑(不自禁地笑出声来)。哑(啞)
⒈ 〔咿哑〕见“咿”。
mute、dumb、hoarse、husky
形声:从口、亚声
dumb, mute; become hoar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