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āng
乡
tíng
亭
⒈ 乡中公舍。 汉制,百户为一里,十里一亭,十亭一乡,每亭设公舍一间,供行人止息。
引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缮乡亭,浚沟渠。”
汉王充《论衡·诘术》:“民间之宅,与乡亭比屋相属。”
北魏贾思勰《<齐民要术>序》:“躬劝农桑,出入阡陌,止舍乡亭,稀有安居。”
《隋书·食货志》:“宫观鞠为茂草,乡亭絶其烟火。”
⒉ 爵名。 汉制列侯大者食县,小者食乡、亭。
引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昔孙叔敖勑其子,受封必求墝埆之地,今綝能薄功微,得乡亭厚矣。”
清吴伟业《思陵长公主挽诗》:“汤沐乡亭秩,家门殿省郎。”
⒊ 犹乡里,同乡的人。
引唐杨炯《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州府状闻,乡亭颂德。”
清曾国藩《刘母谭孺人墓志铭》:“广賚穷民,乡亭大悦。”
乡(鄉)
⒈ 泛指小市镇:乡村。穷乡僻壤。
⒉ 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:家乡。故乡。乡井。乡里(a.家庭久居的地方;b.同乡的人)。乡党(乡里)。乡试。
⒊ 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,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。
countryside、native place、rural area、village
城
会意:像二人对食之形
country; rural; village
亭
⒈ 有顶无墙,供休息用的建筑物,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;凉亭。牡丹亭。
⒉ 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房子:书亭。邮亭。岗亭。
⒊ 适中,均匀:亭匀。
⒋ 正,当:亭午(正午,中午)。
booth、in the middle、kiosk
象形
pavilion; erec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