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犹言舌敝唇焦。形容说话之多,费尽口舌。
引梁启超《本馆第一百册祝辞》第一:“《清议报》,事业之至小者也,其责任止在于文字……虽然,菲葑不弃,敝帚自珍,嘵音瘏口,亦已三年,言念前劳,不欲泯没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政闻社宣言书》:“故为政治团体者……不惮嘵音瘏口为国民告,务唤起一般国民政治上之热心,而增长政治上之兴味。”
【解释】“哓”念xiāo;“瘏”念tú。犹言舌敝唇焦。形容说话之多,费尽口舌。
【出处】梁启超《本馆第一百册祝辞》:“虽然,菲封不弃,敝帚自珍,哓音瘏口,亦已三年,言念前劳,不欲泯没。”
【示例】《辛亥革命·政闻社宣言书》:“不惮哓音瘏口为国民告,务唤起一般国民政治上之热心。”
【语法】哓音瘏口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。
哓(嘵)
⒈ [哓哓]因为害怕而乱嚷乱叫的声音。
⒉ 争辩不止的声音,如“哓哓不休”。
形声:从口、尧声
garrulous; disturbed; restless
音
⒈ 声,亦特指有节奏的声:声音。音乐(
)。音律。音色。音量。音区。音韵。音像。音容(声音、容貌)。弦外之音。⒉ 信息,消息:音信。佳音。音讯。
aspirate、news、sound、tone
指事:从言合一
sound, tone, pitch, pronunciation
口
⒈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
⒉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
⒊ 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港口。
⒋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
⒌ 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
gob、jaws、meatus、mouth、ora、orifice、ostium、scoop、stoma、stomata
心
象形
mouth; open end; entrance, g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