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谐
(1) 和睦协调
⒈ 和睦协调。
引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“关关雎鳩” 汉郑玄笺:“后妃説乐君子之德,无不和谐。”
唐李商隐《杂纂》:“诸妇和谐,不嫌麤辣。”
明高明《琵琶记·寺中遗像》:“敢天教我夫妇再和谐,都因这佛会。”
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六章:“充满在两人中间的和谐气氛给破坏了。”
⒉ 指使和睦协调。
引宋司马光《瞽叟杀人》:“所贵於舜者,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。”
⒊ 谓配合得匀称、适当、协调。
引《晋书·挚虞传》:“施之金石,则音韵和谐。”
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黄山谷诗》:“自中唐以后;律诗盛行,竞讲声病,故多音节和谐,风调圆美。”
秦牧《艺海拾贝·最后的晚餐》:“细部好了,还得结构和谐完整,才能够构成卓越的整体。”
⒋ 和解;和好相处。 《魏书·萧赜传》:“賾初为太子时,特奢侈。
引道成每欲废之,赖王敬则和谐。”
元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一折:“此剑原是吴国之寳,他既来索取,不如做个人情,送还了他,两国和谐,可不好那!”
和睦谐顺。《书经.无逸》「其惟不言,言乃雍,不敢荒宁」句下唐.孔颖达.正义:「郑玄 云:『其不言之时,时有所言,则群臣皆和谐。』」
和
⒈ 相安,谐调:和美。和睦。和谐。和声。和合(a.和谐;b.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)。和衷共济。
⒉ 平静:温和。祥和。和平。和气。和悦。和煦。惠风和畅。
⒊ 平息争端:讲和。和约。和议。和亲。
⒋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:二加二的和是四。
⒌ 连带:和盘托出(完全说出来)。和衣而卧。
⒍ 连词,跟,同:我和老师打球。
⒎ 介词,向,对:我和老师请教。
⒏ 指日本国:和服(日本式服装)。和文。大和民族。
⒐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:和棋。和局。
⒑ 姓。
和
⒈ 和谐地跟着唱:曲高和寡。
⒉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:和诗。
和
⒈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:和面。和泥。
和
⒈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,或加水搅拌:和药。奶里和点儿糖。和弄。和稀泥。
⒉ 量词,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:衣裳洗了三和水。
和
⒈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,取得胜利。
and、sum、summation、together with、kind、peace
战
形声:从口、禾声
harmony, peace; peaceful, calm
谐(諧)
⒈ 和,配合得当:和谐。谐调(
)。谐音。⒉ 滑稽:诙谐。谐趣。谐谑(诙谐逗趣)。亦庄亦谐(既严肃又诙谐)。
⒊ (事情)商量好,办妥:事谐。
humorous、in accord、in harmony
形声:从讠、皆声
harmonize, agree; joke, j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