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祭
(1) 杀牲取血以祭神,是古代吉礼的一种
⒈ 杀牲取血以祭神。
引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血祭祭社稷、五祀、五岳。”
郑玄注:“阴祀自血起,贵气臭也。”
贾公彦疏:“先荐血以歆神。”
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血祭,盛气也。”
陈澔集说:“血由气以滋……故血祭者,所以表其气之盛也。”
宰杀牲畜取其血液来祭神。《周礼.春官.大宗伯》:「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。」也作「血祀」。
血
⒈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,大多为红色,主要成分为“血浆”、“血细胞”和“血小板”。味咸而腥:血型。血脂。血压。血糖。血迹。血汗。血泪。血洗。血书。血雨腥风。血海深仇。
⒉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:血统。血缘。
⒊ 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方刚。
血
⒈ 义同“血”(xuè),用于口语。多单用,如“流了点儿血”。也用于口语常用词,如“鸡血”、“血块子”。
blood、hemo、lifeblood
指事:从皿,“丿”像血形,表示器皿中盛血
blood; radical number 143
祭
⒈ 对死者表示追悼、敬意的仪式:祭奠。祭礼。祭灵。祭典。祭扫。
⒉ 供奉鬼神或祖先:祭祖。祭天。祭祀。祭灶。
⒊ 使用(法宝):祭起一件法宝。
祭
⒈ 姓。
hold a memorial ceremony for、offer sacrifice to、wield
会意:从、从示
sacrifice to, worshi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