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废墟榛莽;荒野。
引汉赵晔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军败身辱,逋逃出走,栖於会稽,国为墟莽,身为鱼鳖。”
宋欧阳修《集古录目序》:“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……湮沦磨灭,散弃於山崖墟莽之间,未尝收拾者,由世之好者少也。”
明宋濂《凝道记·采苓符》:“生民流亡,倀倀无所依,以墟莽为楼馆。”
清刘大櫆《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》:“又其时先世塋墓尽为势家所侵没,先生每独往荆榛墟莽之间,访求数十年不倦。”
墟
⒈ 有人住过而现已荒废的地方:废墟。殷墟。墟里(村落)。丘墟(a.废墟,荒地;b.坟墓)。
⒉ 土丘。
⒊ 毁坏,使成为废墟。
⒋ 同“圩2”。
ruins
形声:从土、虚声
high mound; hilly countryside; wasteland
莽
⒈ 草,密生的草:莽原。草莽。
⒉ 广大,辽阔:莽苍。莽莽(a.形容原野辽阔,无边无际;b.形容草木茂盛)。
⒊ 古书上指一种短节竹。
⒋ 粗鲁,冒失:莽汉。莽撞。鲁莽。
⒌ 姓。
rank grass、rash
会意
thicket, underbrush; poisono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