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ù
不
yǎ
哑
bù
不
lóng
聋
不哑不聋
(1) 借指故意不闻不问,装聋作哑
⒈ 同“不痴不聋”。
引《古尊宿语录·大慧普觉禅师》:“绍兴二十八年:‘敢问大众,因甚不觉?岂不见道,不哑不聋,不做大家公。’”
【解释】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阿婆阿公。指长辈要宽宏大量
【出处】《古尊宿语录·大慧普觉禅师》:“岂不见道,不哑不聋,不做大家公。”
【近义词】不痴不聋
【语法】不哑不聋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。
不
⒈ 副词。
⒉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⒊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不
⒈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no、not
没有
象形
no, not; un-; negative prefix
哑(啞)
⒈ 不能说话:聋哑。哑巴。哑子吃黄连(歇后语,喻有苦难言)。
⒉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:沙哑。嘶哑。
⒊ 无声的:哑剧。哑铃(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)。
⒋ 因发生故障,炮弹、子弹打不响:哑炮。
⒌ 笑声(旧读
):哑然失笑(不自禁地笑出声来)。哑(啞)
⒈ 〔咿哑〕见“咿”。
mute、dumb、hoarse、husky
形声:从口、亚声
dumb, mute; become hoarse
不
⒈ 副词。
⒉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⒊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不
⒈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no、not
没有
象形
no, not; un-; negative prefix
聋(聾)
⒈ 耳听不见声音:聋子。耳聋。发聋振聩(发出的声音很大,使耳聋人也能听见;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,使他们清醒。亦作“振聋发聩”)。
deaf、deafness
形声:从耳、龙声
dea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