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à
大
yán
言
bù
不
cán
惭
大言不惭
(1) 指吹牛而不知羞愧
⒈ 亦作“大言不慙”。说大话而不觉羞愧。
引《论语·宪问》“其言之不怍,则为之也难” 宋朱熹集注:“大言不慙,则无必为之志,而不自度其能否矣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一〇一回:“今日圣驾未临时,犹儼然上坐谈兵,大言不惭,病狂丧心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七八回:“不好了,我捶你那肉,谁许你先大言不惭的。”
不顾事实而妄言夸大。比喻不知羞惭。
【解释】满口自吹自夸的话;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。
【出处】先秦 孔子《论语 宪问》:“其言之不怍,则为之也难。”宋 朱熹注:“大言不惭,则无必为之志,而不自度其能否矣。”
【示例】严知孝听他这个得意的学生大言不惭的说着,脸上的愁闷就散开了。(梁斌《红旗谱》四二)
【近义词】大吹大擂、自卖自夸、出言不逊、大吹法螺、自吹自擂、夸夸其谈、喋喋不休、滔滔不绝、大吹牛皮、大张其词
【反义词】不露锋芒、自惭形秽、妄自菲薄
【语法】大言不惭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。
大
⒈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⒉ 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⒊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⒋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⒌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⒍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⒎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⒏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⒐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大
⒈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⒉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大
⒈ 古通“太”。
⒉ 古通“泰”。
big、great、bigness、greatness
小
象形
言
⒈ 讲,说:言说。言喻。言道。言欢。言情。言必有中(
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⒉ 说的话:言论。言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言。言语。言简意赅。
⒊ 汉语的字:五言诗。七言绝句。洋洋万言。
⒋ 语助词,无义:言归于好。“言告师氏,言告言归”。
⒌ 姓。
character、say、speech、talk、word
行
指事:表示言从舌出
words, speech; speak, say
不
⒈ 副词。
⒉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⒊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不
⒈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no、not
没有
象形
no, not; un-; negative prefix
惭(慚)
⒈ 羞愧:惭愧。羞惭。惭色。惭惧。惭怍。惭赧。惭颜。自惭形秽。
feel ashamed
形声:从忄、斩声
ashamed, humiliated; shameful